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专业简介】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是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专业成立了2009年,经过16年的发展,专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专业在高职院校专业排名名列前茅,已为行业、企业输送了大量的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自招生以来生源稳定,在培养普通专科专业人才的同时,自2020年起与华为慧科教育集团联合完成基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图1 校企合作数据思维训练营结营);自2021年起与山东省商贸学校完成“五年一贯”的中高职人才培养(图2 五年一贯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和转段考试现场);几种培养模式效果优良。
图1 基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校企合作数据思维训练营结营
图2 “五年一贯”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和转段考试现场
【主干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通信网络组建与维护、网络安全与防范技术及应用、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及应用、Web开发与安全防范、密码学技术应用、数据库应用与安全、Web渗透测试技术、可视化程序设计(手机app)等。
【人才培养】
专业目前在校生281人。专业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每年都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竞赛项目,并获得多个奖项(图3 学生参加比赛现场照及获奖证书);省教改项目“基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游戏化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入新鲜血液。
图3 学生参加比赛现场照及获奖证书
【师资队伍】
本专业目前有专业教师11人,高级职称7人。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团队是学院重点支持团队,团队成员全部为硕士,都是计算机、信息、网络等相关专业毕业,而且一直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多次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多次参与国家级、省级、院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信息系统安全等保测评、核心机房建设、智慧平台搭建、云渲染中心、云计算中心等的建设和改造工作。
图4 教学团队部分科研资料(EI论文、获奖证书、课题资料)
【实训建设】
本专业拥有实训条件一流的校内实训室:拥有信息安全实训室、大数据实训室、人工智能实训室、网络与综合布线实训室、信息机房等。完成如下实训:程序设计实训、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实训、网络安全与防范技术及应用实训、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及应用实训、Web开发与安全防范实训、密码技术实训、Web渗透与测试实训、认识实习、毕业综合实训(含综合设计)等。
图5 同学们在实训室认真听课、学习、讨论、实践
【专业技术证书】
可取得: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员、计算机操作员、助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师、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师及全国英语等级、山东省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企业、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的网络中心或信息中心做网络管理员、信息安全管理员、信息系统维护人员等,从事网络布线、设备安装、调试、配置与维护、网络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web前端开发及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等工作。
【社会服务】
专业教师多次担任国家级、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裁判;参与各级别行业标准编制、行业培训、项目评审等社会服务。
图6 我校教师参与的部分社会服务
【部分教师】
崔旭,女,山东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负责人。曾多次在国家级、省级、院级讲课比赛中获奖;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开发工作;长期从事E-learning、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国内外研究论文近20篇(EI文章10篇),编写教材2本;获省级成果奖3项;多次主持、参与省级、院级课题的研究;多次担任国家级、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裁判;多次完成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工作。
王文冀,男,同济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副教授、数字智能工程系主任。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软件开发和web前端开发等的教学、科研工作:曾获学院先进综合荣誉10项,教学比赛奖项5次,主持科研课题2项,其中省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科研课题6项,撰写学术论文7篇。
刘吉贵,男,山东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副教授、数字智能工程系副主任。担任计算机文化基础、机房工程施工技术、信息安全基础、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及应用、商务网页设计、1+X 的Web前端开发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获得厅、院级综合奖励20余次,获得省级成果奖4次,多次主持并参与省级、院级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若干,参编教材2本;在教学资源库建设、教育专网接入、信息系统安全等保测评、核心机房建设和智慧平台搭建等专业方向具有较深研究及主持施工的能力。
任新华,男,硕士、副教授。先后担任计算机应用基础、Premiere实用教程、办公自动化教程、Python人工智能、音视频会议系统与大屏幕显示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多次获得厅级、院级优秀教师,多次参与信息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课标的制定,编写计算机相关教材若干。并对智能校园、网络及网络安全、现代教育技术等具有一定的了解及管理维护能力。
李建杰,男,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工程师。主要承担电子技术基础、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基础、数据库系统、Java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并指导过多届学生的毕业论文和顶岗实习。编写教材1本,获得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省赛一等奖,参与省级、院级课题多项。对校园网络、云计算中心机房等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
刘蕾,女,山东师范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工程师。毕业后一直从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Flash二维动画制作、Dreamweaver网页制作、数字身份认证技术等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从事软件开发与科研项目工作,参与过十余项智能用电领域的省部级科研项目。
赵子祥,男,毕业于山东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工程师,具有多年的《计算机文化基础》、《人工智能应用》等公共必修课程的授课经验,主讲《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等专业必修课程,具有ICDL Profile Certificate、网络规划设计师、大数据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证书。
【优秀毕业生】
张相恩,男,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2015级学生,2018年7月毕业。目前在山东道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计算中心->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山东道普)从事信息安全工作。
工作中为客户提供以下方案:与服务安全管理体系建立、风险评估、等级保护测评、商用密码应用安全评估、渗透测试、代码安全测评、安全整改加固、安全运营等。先后为济南市委、历城区教育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多交企事业单位完成安全维护工作。
付兴辉,男,中共党员,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2017级学生,2020年7月毕业,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2022年7月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并毕业,现任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山东项目志愿者服务于山东省滕州市。
在校期间任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学习委员,曾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学校“鲁班小名士”等荣誉。目前已考编进入某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岗。
孙科,男,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2020级学生,2023年7月毕业。自毕业后成为北京某公司的前端开发工程师。擅长运用Vue, React, Electron, Wails等先进技术栈,成功开发并优化多个项目,极大地提升了界面的美观、交互体验与性能,满足了某院的高标准需求。
在校期间,屡获殊荣,获得了省政府奖学金、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省大学生移动互联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和省优秀毕业生称号。此外,还成功拿到了NISP二级证书,并成功申请了2项软件著作权和1项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