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概况

学院智慧校园概况

经过前期数字校园的建设,学校网络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网络应用不断扩展,信息服务能力稳步提高;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服务环境不断改善,安全防范能力明显加强。学校已建成各种独立的部门级应用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后勤系统、OA系统、人事系统、科研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数字化学习中心、共享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数据治理工程

1.完成数据治理与服务体系设计

以科学的方法论支撑,对学校数据管控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对比同类高校和其他行业的实践经验形成差距分析,制定数据治理体系和实施路径规划,以及数据服务架构规划。

2.完成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及制度建设

建立有高层领导者组成的数据治理委员会,全面推动数据治理工作的开展。对各部门进行职责分工,建立数据治理的配套管理制度和规范,保证数据治理体系的日常运行,形成数据治理长效机制。

3.完成全业域数据标准和数据关系梳理

完成对学生和教职工及其学校各部门、各系统、各岗位有关的全生命周期业务流和主要业务子集或数据子集的整体规划,建立数据关系管理模型,形成一套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涵盖定义、操作、应用多层次数据的标准化体系。

4.完成数据治理的整体架构与服务应用

对数主数据业务域进行扩充与完善,完成全域数据的治理,将学校所有业务系统全部纳入统一信息标准之中,打造黄金主数据,(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域、学生管理域、财务管理域、资产管理域、教学资源与管理域、科研管理域、行政管理域、公共服务域)。建设数据服务接口管理平台解决系统之间交互的壁垒问题,同时也解决库与库之间的联动问题、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接口申请问题。学院系统繁多,除了已有的系统,也有新建的系统。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可以通过数据服务接口管理平台进行申请接口权限,从而打通数据之间的流转。建设一个先进的、稳定的数据质量监控平台。通过质量定义、执行数据质量检核,持续监控各系统数据质量波动情况及数据质量规则占比分析,定期生成各系统关键数据质量报告,掌握系统数据质量状况。依托元数据管理,构建学院数据质量管理体系,让数据统一定义、统一管理,快速查看、快速定位为了有效保障数据管理平台的有效实施和持续发挥作用。

(二)服务融合工程

1.完成服务解构分析与融合设计

学校职能调研是顶层设计的关键一步。站在师生用户的角度,重新对每一个职能部门,每一个业务系统进行服务解构分析、明确每一项业务活动的业务性质和业务对象及权责,对每一项服务,按照角色人群、按照业务性质、按照角色在校全生命周期时间线进行梳理分类,形成一张清晰、公开透明的服务清单。充分将身份、入口、日程、消息、信息与服务清单进行融合设计,为用户提供众多跨业务、形式多样化的场景服务。

2.实现身份认证的融合

单点对接是最容易与各业务系统融合的方式,同时也是最快可执行的制度。但解决单点认证,只是一个开始。VPN、上网认证等需求,要求建设以目录服务和认证服务为基础的统一用户管理、授权管理和身份认证体系,将组织信息、用户信息统一存储,进行分级授权和集中身份认证,并支持智能感知设备身份融合服务,从而提供用户不同活动场所、信息资源和基于其权限的功能模块和工具,实现一键登录、“一指登录”、“一脸登录”。

3.实现应用入口的融合

建设统一的信息和服务的平台,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每个用户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SSO),可获得量身定做的实时消息推送、服务推送和个性化应用服务。

4.实现信息呈现的融合

将全校的重要通知、新闻、公告、公文、业务部门事务通知等信息进行高度整合与分类,根据不同用户权限控制,用户可以自由订阅分类查看,帮助用户更快的锁定自己需要的信息,实现有价值的信息主动推送,实现信息的精准触达。

5.实现消息服务的融合

恰当的消息提醒策略是提升服务体验的细节把控。不同系统都具有相应的消息服务,过多的消息会给用户带来某种程度的消息骚扰。构建统一的消息平台,融合消息提醒策略,对不同紧急程度、制定不同的消息频率,最大程度的保证个体差异和事务的及时通知与办理。

6.实现办事服务的融合

融合事务是服务融合最为关键的核心。办事服务的融合是指将学校各个业务系统的待办事项、申请进度等内容,在统一信息服务平台中集中呈现,集中办理与查询分析。未来将应用物联网技术,逐步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结合,将服务的体验做到极致,从而达到一网通办的服务目标。

(三)数据与服务融合工程

基于用户场景需求,为不同角色用户,以数据门户为载体,构建一体化数据服务级的数据应用与分析服务。面向领导,建设校情分析、校务监测、学科分析、教学分析、人才培养质量监测等运营决策中心,快速服务学校的科学决策,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教学质量提升;面对师生,提供个人/群体画像,帮助师生了解个人指标,实现个人工作和学习能力的长足发展。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旅游路东首4657号  版权所有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网络信息中心